铸铜雕塑制造方法之失蜡与翻砂的优缺点
翻砂铸造与失蜡铸造是当前制造工艺的两种应用范围及广的雕塑铸造方法。
翻砂铸造法是用粘土粘结砂作造型材料生产铸件。由几千年前应用到今,包括美、日等在内的多数国家都在运用翻砂铸造法生产工艺品。翻砂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因而翻砂铸造法简便易操作,材料生产成本低廉,对于铜、塑料等工艺品的制作都可以适用,也比失蜡铸造所消耗的成本和人力少。但翻砂铸造过程虽简单,但旧砂的处理、新砂及辅助材料的加入等不断改变的因素很多,若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监控出了问题,不能保证某一处关键性能在控制范围内,生产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此外,翻砂铸造较为适用毛坯类的制造,因为它的生产过程决定了这种制造方法无法做到细节上的。
失蜡法与陶范法并称为两大青铜工艺制造方法,是专门的青铜等金属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它的原理起源于焚失法,早于商代中晚期。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膜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是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材料选用石灰三合土和碳末泥等,简便易得。而随之科技的发展,渐渐被锆英石、锆英砂、莫来石取代。
中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到今已有4500年左右,鼎盛的青铜时代(夏到战国)更是持续了一千六百年之久。青铜器从礼器到生活用品种类繁多,因青铜特殊的美后期更生产了诸多种类的工艺品。每个年代青铜工艺品的花纹、造型都各有不同,细节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而失蜡铸造法则是一种能够呈现青铜器细节之美的铸造方法。中国古代的鼎、炉、乐钟、印玺等,大多数都经由失蜡法制作而成。相交于翻砂法,失蜡法不必砂型中取出模具,因此可以铸造出形状非常复杂、精细、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对于工艺品来说,特殊的细节与精打细磨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上乘的青铜工艺品,自然讲究每一个细节上的与物品的精细,这样才能够更有观赏与收藏价值。美中不足的是,失蜡工艺过程繁复,耗费工匠精力大。然而,一件的工艺品必然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幸苦的,这也正是工艺品的价值所在。